精彩導讀:楊善洲同志擔任地位書記期間為群眾辦好事,退下領導崗位后仍然不忘造福后人,承諾“幫家鄉辦點實事”,綠化大亮山,立志改變家鄉的生態面貌。他與群眾一起,爬高山,住窩棚,搭油毛氈,腳穿草鞋……
楊善洲是云南省施甸縣人,1977年2月至1986年3月任保山地委書記。工作30多年來,楊善洲始終艱苦樸素,兩袖清風,全心為民,忘我工作,為保山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。1988年3月,他從保山地委書記崗位上退休后,始終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,情系大山、心系群眾,為實踐“幫家鄉辦點實事”、“為后代人造林綠化荒山”和“只要生命不結束,服務人民不停止”的諾言,主動放棄進省城安享晚年的機會,毅然回到偏僻山村,扎根大山,艱苦創業,義務植樹,經過20余年的奮斗,使近6萬畝山禿水枯的大亮山林場重披綠裝,改善了當地的生態面貌,創造的活立木直接經濟價值超過3億元。
一要學習他牢記宗旨、鞠躬盡瘁的公仆情懷。楊善洲同志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,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,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,真心實意地為人民群眾辦實事。作為一名地委書記,退休之后放棄在城市安享晚年的優厚待遇,扎根家鄉的荒山,植樹造林20余年,使荒山重披綠裝。他始終牢記黨員的信仰和使命,自覺實踐了高尚的人生追求和價值,做到鞠躬盡瘁,死而后已,成為群眾心目中優秀共產黨員的鮮活形象。
二要學習他一心為民、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。他關心群眾生活,體察群眾疾苦,傾聽群眾呼聲,為群眾排憂解難,把黨的溫暖送給群眾。他給貧困山村送糧送物,盡力資助貧困家庭,他義務辦林場,不要報酬,謝絕國家分配的提成獎勵。向楊善洲同志學習,就要像他那樣,以黨的事業、人民的利益為重,心系人民,記掛群眾,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、情為民所系、利為民所謀;就要像他那樣,咬定青山不放松,老當益壯,老而彌堅,發揚愚公精神,矢志不渝奮斗;就要像他那樣,淡泊金錢名利,不計個人得失,以實際行動熔鑄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懷。
三要學習他造福后人、傾力生態建設的創業精神。楊善洲同志擔任地位書記期間為群眾辦好事,退下領導崗位后仍然不忘造福后人,承諾“幫家鄉辦點實事”,綠化大亮山,立志改變家鄉的生態面貌。他與群眾一起,爬高山,住窩棚,搭油毛氈,腳穿草鞋,手拿砍刀,肩扛鋤頭,挖山育苗,艱苦創業。學習楊善洲,就要像他那樣,始終保持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,勤奮敬業,盡職盡責,造福后人;就要像他那樣,始終奮發向上,積極進取,畢其一生,無怨無悔;就要像他那樣,始終充滿信心、充滿激情,保持改革創新的斗志,立足本職,勇挑重擔,為生態建設和林業事業建功立業。
四要學習他不忘本色、艱苦樸素的思想境界。始終保持農民群眾的本色,用淳樸的感情對群眾、對家鄉、對親友,以艱苦奮斗為樂,永遠植根于老百姓當中,把黨員領導干部的理想信念和民族的傳統道德操守完美結合在一起。向楊善洲同志學習,就要像他那樣,加強黨性修養,不斷自我完善,始終做到艱苦樸素,甘于奉獻;就要像他那樣,深入基層,扎根群眾,兢兢業業,忘我工作,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;就要像他那樣,轉變工作作風,堅持求真務實,重信踐諾,不斷提高思想境界和品行素質。
五要學習他兩袖清風、清正廉潔的高尚品德。楊善洲同志為官30余載,他把全部的心血和熱情都用在了為人民群眾辦實事上,為國家創造了巨大的生態價值和財富,自己依然蝸居陋室,豁達樂觀,毫無怨言。向楊善洲同志學習,就要像他那樣,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、人生觀、價值觀,激濁揚清,弘揚正氣;就要像他那樣,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,清正廉潔,嚴于律己,不謀私利,作風儉樸,以自己的模范行動為群眾作出表率;就要像他那樣,保持清醒頭腦,堅持反腐倡廉,為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建設創造良好環境。
要把學習活動同學習貫徹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相結合,同貫徹剛剛結束的“全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百縣經驗交流會”相結合,同“講黨性、重品行、做表率”相結合,同總結年終工作,理清工作思路,謀劃和推動明年工作相結合,同每一位黨員、干部的思想實際和本職工作相結合,教育引導廣大黨員、干部和群眾樹立正確的世界觀、人生觀和價值觀,堅持勤政為民,自覺抵御和摒棄利己主義、拜金主義、享樂主義等腐朽思想,大力弘揚楊善洲同志“三個一輩子”的精神,把黨和群眾的利益放在個人利益前面,大力倡導熱愛林業、獻身生態、廉潔奉公、無私奉獻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社會新風尚,營造爭先創優、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,為推動林業又好又快發展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。